当晨曦的第一缕曙光穿透历史的尘埃,照亮了这片曾经被热血与理想浸润的土地;当黎明的第一束骄阳穿透喧嚣的霓虹,唤醒了这座曾被憧憬与希望簇拥的小镇。
伴随着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的持续开展,夏乡筑梦队的红色记忆追寻之旅正式拉开帷幕。
7月,夏乡筑梦队调研小组怀着崇高的敬意踏入了红军镇,一个全国唯一以“红军”命名的乡镇,一个承载着红二十五军长征传奇的地方,在此参观红军纪念馆,聆听岁月深处的回响,触摸波澜壮阔的过往。
实地调研
风云际会
1934年12月底,陈先瑞奉命率部在旬阳等地打游击,组建鄂陕游击师,创建根据地。1935年,鄂豫陕省委和特委相继成立相关组织,鄂陕第五、六、七路游击师在旬阳多地开展武装斗争,打土豪分田地,建立苏维埃政权,谱写了壮丽的革命篇章。
浴血奋战
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,9月初鄂陕、豫陕特委商议行动计划,红七十四师在中共陕南特委领导下,转战鄂豫陕边区,发扬优良作风,与强敌殊死搏斗,粉碎多次“围剿”,配合红军主力行动。在旬阳,七十四师转战两年多,开展土地革命,建立苏维埃政府,苏区范围广泛,惠及众多群众,激励着旬阳人民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
鱼水情深
旬阳城东北的碾子沟,红军烈士墓静卧着为掩护部队突围而牺牲的高中宽与尚班长,当地群众敬称他们为“红军老祖”,这一称呼寄托着旬阳人民对红军绵长的热爱与怀念,更映照着军民血浓于水的深情。忆往昔峥嵘岁月,红军的呐喊、群众的欢呼、枪炮的轰鸣似仍在耳畔回荡;看今朝山河焕彩,那段艰苦卓绝已沉淀为历史丰碑,激励后人传承红色基因,在新时代阔步前行。
拓界启思
身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要运用红色资源,讲活红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,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,让心灵在红色的洗礼中重获力量,让初心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!
文稿:邓俊雨 马瑜瑶
供图:王晨希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